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 完善高校立德树人机制
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《论教育》,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。教育是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之基。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,科学回答了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的根本问题,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,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,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,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格局性变化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“完善立德树人机制,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,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”。在刚刚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,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高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,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,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,将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、劳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统筹考虑、一体谋划,推进校内与校外、课内与课外各类育人要素的互联互通,激发协同育人内生动力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有用人才,不断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、战略性人才支撑。
1.健全德育培养体系
人无德不立,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。德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居首要地位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”,“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”。德育是贯穿大学育人全周期的基础性工程,在新时代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中,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将思政教育规律、人才培养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有机融合,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及力量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的每个环节,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,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、实效性和引领力。
高校进一步健全德育培养体系,关键是把道理讲得入脑入心,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亲和力、针对性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和教材体系中的浸润渗透,着力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效,开展好德育主题活动,有效增强道德教化力度。应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“大思政”工作格局,推广运用“书记开学第一课”“书记备课会”“书记双师课堂”等来自基层的鲜活做法,形成党委率先垂范、部门齐抓共管、权利责任明晰、层层狠抓落实的“大思政”工作机制。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,尊重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和爱好,讲全讲准、讲深讲透党的创新理论。将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,使课程思政“如春在花、如盐化水”,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,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的德行和素养,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、奋进者、奉献者,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中成就最好的青春年华。
2.健全智育培养体系
智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,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。随着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,知识创造和传授的方式已发生深刻变化,必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理念、方法、技术全面创新,更多培养学生获取知识、信息的能力和方法,从教学生“学会”转向教他们“会学”,引导学生打牢理论方法基础、形成创新思维能力、凝聚活学活用智慧。
高校进一步健全智育培养体系,应注重关键能力、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,通过激发学生兴趣、调动内生动力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高校应加强一流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,完善高水平课程遴选与退出机制,打造有深度、难度、挑战度,深受学生欢迎和同行认可的一流课程,完善高水平教材遴选、评价与定期修订机制,打造具有科学性、前沿性、针对性的一流教材。推进数字赋能教学模式创新,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生成式课堂变革,用人工智能推动教与学融合应用,使师生在互动中创造知识、共享知识和拓展知识,激发知识创新思维能力。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,主动将大学办到国家发展战略的“前沿阵地”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,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,学以致用、用以促学、学用相长,有的放矢地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国家急需紧缺人才。
3.健全体育培养体系
体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核心要素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,开齐开足体育课,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”。体育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的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》明确指出,学校体育对于“实现以体育智、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”。高校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,加强体育工作,推动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,在教育教学过程中,应着力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。
健全体育培养体系,要注重日积月累、久久为功,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、运动习惯,真正实现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。高校要健全完善体育课堂教学,推动在本科高年级、研究生各年级开设公共体育选修课,实现体育教学本硕博各学段全覆盖,教会学生基本的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;建立健全体育课外锻炼体系,增加体育锻炼场地设施供给,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常性体育锻炼,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度和体质健康水平;建立体育项目“云超市”,由学生自主选取喜欢的体育项目,定期开展面向人人的各类体育竞赛,让青春活力与拼搏精神在赛场上凝聚,激发和弘扬敢打敢拼、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,树立在艰难困苦中练就自我、成就事业的价值观,实现以体育德的目标。
4.健全美育培养体系
美是纯洁道德、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。美育是基于审美体验的教育,浸润是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。美育的特点应是潜移默化、春风化雨,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、鉴赏力、创造力,以美育人、以美化人、以美培元,让学生在感受艺术作品之美的同时,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,培养高雅的审美情操与积极乐观的人生信念。
健全美育培养体系,高校应注重美感体验与文化创造,让广大师生不但成为美的鉴赏者、文化的消费者,更成为美的培育者、文化的创造者。应将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,把美育学习和展演实践经历纳入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学分,建立学生美育档案,并探索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开展美育类精品研讨与浸润实践课程,打造点与面结合、习得与体验结合、专业与普及结合的多维度美育课程体系,实现美育的全学段覆盖。大力拓展校外优质美育资源,搭建美育实践基地,探索美育引领下的思政育人品牌建设,开展“美育经典进校园”“美育情境思政课”等项目,探索美育协同育人、培养人才的新路径。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实践与展演机制,多渠道丰富艺术创作类活动资源,创作并推广一批具有各高校自身特色的原创美育思政文化精品,吸引更多学生在美育精品项目中感知创造、演绎体验、浸润成长。
5.健全劳育培养体系
劳动可以树德、可以增智、可以强体、可以育美。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的重要内容,对培养良好品德、提升生活技能、促进创新创造、推动社会进步、树立正确幸福观和择业观具有重要意义,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必要途径。马克思认为,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,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,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。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,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、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。
进一步健全高校的劳动教育,要围绕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,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,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,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。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,创造性劳动和复合型劳动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劳动新形态。劳动教育也要与时俱进,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,一方面,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,积极拓展和丰富劳动教育内容。另一方面,主动变革劳动教育方式,重视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方法应用,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。高校要遵循教育规律,因地制宜加强劳动教育的整体设计与内容供给,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,制定实施家、校、社一体化的“特色劳动教育培养方案”;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劳动,开展场馆服务、社区公益、支教帮扶等项目,让学生在实践中服务群众、奉献社会;探索不同类别劳动实践教育的过程性管理与评价反馈,利用信息化、数字化手段提升协同育人与综合评价的整体效能,完善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导向、过程性教学设计、综合性评价体系。通过构建劳动育人体系,全面塑造学生的劳动精神。
(作者:许涛,系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、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