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共产党台儿庄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(摘要)

(上接二版)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。
四、持续做好文旅助推城市升级大文章
深化文旅融合、城旅融合,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旅游度假目的地,做强枣庄“南翼增长极”。
发挥古城引擎作用。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,实施“保护传承、研究挖掘、环境配套、文旅融合、数字再现”五大工程,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、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,争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排头兵。实施文旅产业升级“三年行动计划”,突出抓好抗战纪念园、台儿庄大战旧址火车站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,培育航空体验、水上运动、高端研学等精品业态,强化古城内外联动,实现文旅产业精品化、智慧化、全域化、融合化发展,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。用好大运河超级IP,开发特色旅游商品,培育黄花牛肉面等地方美食,叫响春节大庙会、中华端午文化节、冬泳节等节庆赛事品牌,大力发展会展经济、夜间经济、网红经济,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。
加快构建便捷交通体系。强化与周边区域对接,加快京台高速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、运河南堤风景旅游大道建设,推动济枣高铁、大运河高速尽快启动,积极争取台儿庄至徐州(新沂)段高铁纳入国家规划,对接徐州轨道交通S1号线,打通济枣高铁和徐州铁路综合枢纽联系,塑造高速山东南大门新形象。加快运河航道三升二工程建设,争取开通连接微山湖、骆马湖的运河游客航线。
优化城市空间布局。编好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,拓展城市规划区东至花莲路、西至扬威大道、南至鲁苏省界、北至金门路,留足城市发展空间,分步骤、高质量开发建设。推动“游客向南、市民向北”,古城保护核心区及临近区域,坚持审慎开发、修复为主,让老街区在时光打磨中沉淀更厚重的历史感。弱化居住、政务等各种非旅游功能,导入商旅业态,把更多空间留给游客。生活片区向西、北、东三个外围方向拓展,为市民提供更佳的居住环境。依托经济开发区,加快西部产城融合,配套完善人才公寓、邻里中心、商业综合体等功能设施。城区东部,坚持生态优先、重在保护、适度开发,建设城郊田园和生态观光功能区。
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和吸引力。以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引领,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、智慧化。实施长安路、台北路、文化路西延和兴中路北延等工程,打通14条断头路,实施“疏堵保畅”。规划布局综合公交枢纽、客运停车场、充电桩等设施,优化公共出行系统。完善供暖、燃气、污水、通讯等功能配套,实施雨污分流和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,规划建设农贸、物流等专业市场,切实增强城市承载能力。立足“15分钟生活圈”做好城市功能修补,完善医养、幼教、健身、购物等设施。坚持量力而行、分步推进,规划建设高铁站、会展中心、体育馆、图书馆、艺术馆等“城市客厅”项目,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实施城区水系提升工程,打造沿河公园与水上游线融为一体的兰祺河景观主轴。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更新和棚户区改造。加快馋神、西关三街、枣庄二中、文化产业园等片区开发,建设一批精品组团。编制城市风貌管控规划,融入大运河、红色文化、海峡两岸、鲁南民俗等元素,“一街一品”打造特色示范街区,让“中华古水城、英雄台儿庄”的城市个性更加鲜明、魅力充分彰显。
五、努力走出更具特色和活力的乡村振兴新路子
始终把“三农”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,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强化“双十镇”示范带动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
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行动。以城乡统筹的视角抓乡村建设,打造城乡融合、镇村联动的乡村振兴台儿庄样板。张山子镇,借助交通突破和文旅发展机遇,加快建设大运河休闲观光农业带,打造产业强镇和农旅融合示范区;涧头集镇,依托高端构件产业基础和商贸物流优势,打造产业新区、边界商贸重镇;邳庄镇,结合北洛截水沟“三区规划”,巩固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成果,加快融城发展步伐;马兰屯镇,发挥区位优势,推进产城融合、港城融合,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;泥沟镇,借助省级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建设,发展现代高效农业,吸引产业、人口集聚,做好产业兴镇文章。以“双十镇”建设为抓手,完善镇驻地功能配套和镇域环境提升,增强辐射带动能力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乡村、美丽庭院,展现现代化农村新风貌。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,抓好农村路网、清洁取暖、安全饮水、旱厕改造等工程,不断改善农村生活条件。
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支撑。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,以新模式、新技术提升农业效益,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。大力发展高质高效农业,着力打造张山子镇林果、涧头集镇优质长茄、邳庄镇精品水稻、马兰屯镇设施蔬菜、泥沟镇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基地,因地制宜实施新型稻改,扩大设施蔬菜等高效农业规模,争创省级产业强镇2个。大力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,扶持牧原科技、祥和乳业等做大做强,拉长农业产业链、价值链。加快推广“按揭农业”模式,构建龙头企业、金融机构、农户利益共同体,有效带动农民增收。实施平原洼地二期治理等重点农田水利工程,打造泥沟镇万亩智慧农田核心区,扩大优质粮种植面积,扛牢粮食安全责任。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培育邳庄镇木制品、马兰屯镇淀粉新材料、泥沟镇机械装备、涧头集镇和张山子镇高端铸造等特色加工业,在科学集约用地的基础上,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镇村产业园,方便农民在家门口从事二三产业。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等新型业态,推行“普惠金融户户通”信贷模式,扶持更多的农民创业,让创新创业蔚然成风,让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。
健全完善组织保障体系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,落实动态监测机制,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深化村党组织书记“1+5+N”专业化管理,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。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,深入实施定制村干暨农科生委培计划,用好农村致富带头人、退役军人等乡土人才,发挥第一书记作用,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。做强村级集体经济,全面消除10万元以下村,培育一批经济强村。规划建设村史馆、民俗馆,留住乡村记忆。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,深化移风易俗,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,倡树文明新风。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、农村宅基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、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、农村集体“三资”清理等重点改革任务,充分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。
六、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
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、落脚点,扎实办好民生实事,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(下转四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