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蒋云龙
努力提供完善的政策软环境,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好氛围,才能真正激发人才活力,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
“地无三尺平、出门就爬坡”的云安村,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柱山乡西部,位置偏远,曾是贫困山村。如今,种地不挣钱的日子翻篇了,大片曾抛荒的土地变成整齐有序的良田果林,越来越多农民返乡就近择业创业,云安村到处可见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农村要发展好,离不开好班子和好带头人。云安村党支部书记张大富,就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。前两年,张大富被选派到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学习锻炼,当地农村加强基层党建、发展集体经济的做法成效,让他开了眼界。从山东回来后,他积极动员全村党员干部群众,建起生态猪场,年产值超400万元;“粉黛脆李”管护上了新技术,长势良好。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”,让能人多起来、干部强起来,就能更好带领广大群众全力推进乡村振兴。
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。如何团结好群众、落实好政策、发展好产业,对于农村党员干部来说,是一道关键考题。近年来,为充分发挥乡村带头人的作用,重庆万州紧扣乡村振兴主题,全覆盖轮训村党组织书记,推荐多人到山东跟岗学习。在万州,乡镇干部通过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、远程教育等方式,带动村里党员干部及时“充电”,准确掌握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提升他们理解政策、找准产业的能力。选用好干部、培养好干部,让一批为民担当、善于作为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,才能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。
推动乡村人才振兴,要为有意愿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搭建平台。一位乡镇干部说: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,愿意返乡创业、投身农村的人越来越多,但很多人不知道能不能回、怎么回、跟谁表达‘回乡’的愿望。”为此,重庆一些地方邀请外出务工经商人士回乡座谈,介绍政策条件和创业环境。这一做法,让不少人深受鼓舞。有人统计,这类座谈会的出席人数是预计的近3倍,座谈时间也超出预期。人才有意愿,政策更要有诚意。让愿意留在乡村、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,必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,制定人才、财税等优惠政策,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,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、大有作为。
推动乡村人才振兴,要在促进担当作为上做好“加减法”。一方面,做好完善激励机制的“加法”。重庆结合“资源变股权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民”改革,编制落实规划,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提质提速,部分收益可按比例作为负责人的奖励绩效,合理合法增加村干部收入,增强他们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的动力。另一方面,做好深化基层减负的“减法”。比如,尽可能剥离一些不属于村两委的职能事务,减少重复性、形式化的工作要求,让村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身田间地头、抓好产业发展。选好人才、育好人才,更要用好人才。努力提供完善的政策软环境,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好氛围,才能真正激发人才活力,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。
近年来,重庆不少地方主动联系本地的外出能人,跟他们讲讲村里的变化,听听他们关于发展的想法。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形成人才、土地、资金、产业汇聚的良好态势,我们就一定能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,展现新作为、再创新佳绩。
“地无三尺平、出门就爬坡”的云安村,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柱山乡西部,位置偏远,曾是贫困山村。如今,种地不挣钱的日子翻篇了,大片曾抛荒的土地变成整齐有序的良田果林,越来越多农民返乡就近择业创业,云安村到处可见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农村要发展好,离不开好班子和好带头人。云安村党支部书记张大富,就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。前两年,张大富被选派到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学习锻炼,当地农村加强基层党建、发展集体经济的做法成效,让他开了眼界。从山东回来后,他积极动员全村党员干部群众,建起生态猪场,年产值超400万元;“粉黛脆李”管护上了新技术,长势良好。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”,让能人多起来、干部强起来,就能更好带领广大群众全力推进乡村振兴。
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。如何团结好群众、落实好政策、发展好产业,对于农村党员干部来说,是一道关键考题。近年来,为充分发挥乡村带头人的作用,重庆万州紧扣乡村振兴主题,全覆盖轮训村党组织书记,推荐多人到山东跟岗学习。在万州,乡镇干部通过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、远程教育等方式,带动村里党员干部及时“充电”,准确掌握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提升他们理解政策、找准产业的能力。选用好干部、培养好干部,让一批为民担当、善于作为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,才能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。
推动乡村人才振兴,要为有意愿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搭建平台。一位乡镇干部说: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,愿意返乡创业、投身农村的人越来越多,但很多人不知道能不能回、怎么回、跟谁表达‘回乡’的愿望。”为此,重庆一些地方邀请外出务工经商人士回乡座谈,介绍政策条件和创业环境。这一做法,让不少人深受鼓舞。有人统计,这类座谈会的出席人数是预计的近3倍,座谈时间也超出预期。人才有意愿,政策更要有诚意。让愿意留在乡村、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,必须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,制定人才、财税等优惠政策,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,激励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、大有作为。
推动乡村人才振兴,要在促进担当作为上做好“加减法”。一方面,做好完善激励机制的“加法”。重庆结合“资源变股权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民”改革,编制落实规划,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提质提速,部分收益可按比例作为负责人的奖励绩效,合理合法增加村干部收入,增强他们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的动力。另一方面,做好深化基层减负的“减法”。比如,尽可能剥离一些不属于村两委的职能事务,减少重复性、形式化的工作要求,让村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身田间地头、抓好产业发展。选好人才、育好人才,更要用好人才。努力提供完善的政策软环境,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好氛围,才能真正激发人才活力,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。
近年来,重庆不少地方主动联系本地的外出能人,跟他们讲讲村里的变化,听听他们关于发展的想法。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形成人才、土地、资金、产业汇聚的良好态势,我们就一定能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,展现新作为、再创新佳绩。